江苏的张先生有一辆2019款的凯迪拉克CT6 28T时尚型,2019年10月上牌,表显里程11万公里,最近,他把车子卖给了一位北京的车商,成交价11万多一点。现在CT6新车价不到30万,这辆开了5年半的二手车卖11万还算比较便宜了。不过,让张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买家竟然事后反悔!

据张先生说,这辆车他也是买的二手车,是去年下半年买的,现在车子卖给北京的那位车商之后,对方表示他们找第三方验了车,出具的报告认定车子是水泡车,就要求退车退款,或者再降点价。

张先生则不认可他们的说法,因为他当时买车的时候卖家明确表示车辆为非水泡车,而且对方作为一名二手车从业者,收车的时候就有义务自行检查清楚车况,当时没有说是水泡车,现在交易结束了说是水泡车要压价、退车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张先生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但对方表示现在他们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会起诉张先生。为此,张先生找了我们帮他对这辆车做一个水泡车鉴定,看看到底是不是水泡车。

经查验,可以看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保险丝盒、机舱线束、发动机总成、机油加注口均未没有异常的水泡痕迹。

只有机舱盖隔音棉存在轻微水痕。

接着进入车内检查内饰,主驾舱内主驾座椅线束、海绵、骨架及滑轨未见异常,主驾舱地毯海绵未见异常。

主驾舱车身底板局部存在水痕残留及沙尘痕迹,主驾舱车身底板线束未见异常,主驾仪表台内骨架未见异常、仪表台内骨架固定螺栓存在拆卸痕迹。

主驾舱前排点烟器底座及空调出风口均未见异常,主驾安全带及安全带卡扣均未见异常。

接下来又检查到车辆的后排座椅海绵及后排车身底板海绵均未见异常,后排车身底板局部存在轻微水痕,后排安全带及安全带卡扣均未见异常,后排线束未见异常。

车辆的后备箱舱内后备箱底板与备胎槽地板均未见异常,后备箱内保险盒未见异常。

副驾车身底板局部存在水痕及尘沙残留,副驾安全带底部固定螺栓存在锈迹。

车辆的天窗滑轨及排水道有细微尘沙附着,车内顶棚未见异常。总结一下,对车辆的发动机舱、后备箱舱、车顶天窗及车内四个舱位进行泡水项相关联部件进行查勘并依照 T/CADA 18-2021《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第 3.5 项泡水车的定义(泡水车 flood-damaged vehicle 是指:经水等导电液体浸泡导致车辆核心零部件、电气件等受损的车辆总称。)及第 5.5.2 项:判别泡水车中要求查验部件及其他关联部件的的勘验核查,受检车辆除机舱盖隔音棉存在轻微水痕、前排主驾与副驾舱内的车身底板局部均存在水痕及尘沙附着痕迹外其余部件均未见泡水痕迹或因泡水导致的其它异常损伤情况。

上述异常部件经综合判断推定为:存在涉水或渗漏(天窗、门窗未及时关闭或洗车等)导致积水进入车辆底板残留下水痕,并未见因此导致车辆的核心零部件、电器件等的关联性损伤,达不到泡水车的认定标准,因此,这辆车不属于泡水车。

现在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水泡车的判定非常严格,但凡是车内有一点进水痕迹,都会判定为水泡车,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这样做他们的风险是规避了,但车主的权益又该如何保证呢?把鉴定结果告诉张先生之后,他表示这下放心了,他怀疑对方就是觉得他不懂车,想拿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来压他的价,是不是水泡车他们二手车贩子难道看不出来吗?大家觉得这辆车该不该被定为水泡车呢?
加载更多>>>